子

复制

ㄗˇ

正文・寅集上子部共3画
康熙字典

正文寅集上

子部

3画

U+5B50

𢀈𢀉𡐫𣕓

子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子部

武英殿刻本: 第65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77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215頁,第1

古文: 𢀈𢀉𡐫𣕓

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𡘋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吿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女子亦稱子。禮・曲禮》:夫人自稱曰婢子。又,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爾雅・釋歲》: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又,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卷目考證・寅集上 部首子部

愛日堂藏本: 第14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43頁,第41

女子亦稱子。《禮・曲禮》夫人自稱曰婢子。

謹按自稱曰婢子乃世婦以下之稱,非夫人也。夫人自稱曰小童,不曰婢子。据改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爾雅・釋歲》太歲在子曰困敦。

謹照原書釋歲改釋天。

注解

〔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子部

〔子〕字拼音是,独体字,可拆字为了、一,五行属

〔子〕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是婴儿。

〔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ǐ] ⑴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⑵ 植物的果实、种子⑶ 动物的卵⑷ 幼小的,小的⑸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⑹ 与“母”相对⑺ 对人的称呼⑻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⑼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⑽ 用于计时⑾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⑿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⒀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⒁ 姓。

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