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𥧑
音《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𡘋音田。《說文》:塞也。从穴,眞聲。亦从土。《博物志》: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爲鳥,曰精衞。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東海。《白氏六帖》:鳥銜木而填海。
义又,順也。班固〈東都賦〉:填流泉而爲沼。
义又,鼓聲。《孟子》:填然鼓之。《楚辭・九歌》:雷填填兮雨冥冥。
义又,人名。大填,黃帝師。見《前漢・古今人物表》。
音又,知鄰切,音珍 —— 義同。一曰定也。
音又,《集韻》、《韻會》𡘋池鄰切,音陳 —— 久也。《詩・大雅》:孔填不寧。【又】倉兄填兮。
音又,徒偃切,音顫 —— 填填,厚重貌。《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填填。
音又,徒典切,音飻 —— 盡也、病也。《詩・小雅》:哀我填寡。
音又,陟刃切 —— 同「鎭」,定也。《前漢・高帝紀》:填國家,吾不如蕭何。〈五行志〉:填星曰中央季夏土。
音又,堂練切,音電。《禮・檀弓》:主人既祖填池。【註】填池,讀爲奠徹。
义又,同「寘」。《前漢・貢禹傳》:武帝時,又多取好女以填後宮。
义又,同「正」。《淮南子・兵略訓》:不擊填填之旗。
注解
〔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ián、zh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真。
〔填〕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土,真声。本义是充塞。
〔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ián] ⑴ 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⑵ 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⑶ 形容声音巨大㈡ [zhèn] ⑴ zhèn ㄓㄣˋ 古同“镇”,使安定。
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