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𡂥
音《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𡘋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音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𡘋音灘 —— 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又,〈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 —— 字或作嘆。
音又,叶他絹切,音𤩴。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音又,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注解
〔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嘆〕字拼音是t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
〔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àn] ⑴ 见“叹”。
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