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𠁡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博木切,音樸。《說文》:灼剝龜也,象炙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縱橫也。《周禮・春官・大卜》〔註〕:問龜曰卜。《禮・曲禮》:龜爲卜,筴爲筮。《詩・大雅》: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春秋元命包》:古司怪主卜。
义又,《爾雅・釋詁》:卜,予也。【註】卜,賜予也。【疏】予卽與也。《詩・小雅》: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义又,姓。《韻會》:孔子弟子卜商。
注解
〔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卜部。
〔卜〕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ǔ、bo,独体字,五行属水。
〔卜〕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汉字部首之一,从“卜”的字多与占卜有关。本义是占卜。
〔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ǔ] ⑴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⑵ 预料,估计,猜测⑶ 选择(处所)㈡ [bo] ⑴ 〔萝~〕见“萝”。
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