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𡘋楞入聲。《說文》:馬頭絡銜也。从革,力聲。一說馬轡也,有銜曰勒,無曰羈。《釋名》:絡也。絡其頭而引之。《玉篇》:馬鑣銜也。《前漢・匈奴傳》:鞌勒一具。
义又,《增韻》:抑也。《玉篇》:抑,勒也。
义又,刻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命工師效功」下有「陳祭器,按度程,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二十三字。原文作:「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誠」〕。【註】刻名于器,以備考驗。
义又,《廣韻》:石虎諱勒,呼馬勒爲轡。
注解
〔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力部。
〔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è、lē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力,五行属火。
〔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是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è] ⑴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⑵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⑶ 强制⑷ 统率⑸ 雕刻㈡ [lēi] ⑴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⑵ 方言,强制,逼迫。
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