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yīngyāntáitiáoyuē

中英烟台条约

拼音
zhōng yīng yān tái tiáo yuē
注音
ㄓㄨㄥ ㄧㄥ ㄧㄢ ㄊㄞˊ ㄊㄧㄠˊ ㄩㄝ
繁体
中英煙臺條約

中英烟台条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英烟台条约(中英煙臺條約)zhōng yīng yān tái tiáo yuē

  1. 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通商口岸外国商品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字义分解

  • 拼音 zhōng,zhòng 部首总笔画 4

    中 [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 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 中看。 中 [ zhòng ] 1. 恰好合上。 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 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 中举。中状元。 [更多解释]

  • 拼音 yīng 部首总笔画 8

    英 [ yīng ] 1. 花。 落英缤纷。 2. 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 英俊。群英荟萃。英才。英雄。英烈。 3. 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 精英。英华。含英咀华。 4. 用羽毛做的矛饰。 二矛重(chǒng )英。 5. 同“瑛”,似玉的美石。 6. 指“英国”。 英文。 7.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yān 部首总笔画 10

    烟 [ yān ] 1.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 冒烟。硝烟。烟囱。烟雾。烟波。烟火。烟尘。荒无人烟。 2. 像烟的。 烟霞。烟霭。烟岚。烟鬟。 3.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 烟了眼睛。 4. 一年生草本植物。 烟草。烟叶。 5. 烟草制成品。 香烟。卷烟。纸烟。烟蒂。 6. 指“鸦片”。 大烟。烟灯。烟枪。烟馆。 [更多解释]

  • 拼音 tái,tāi 部首总笔画 5

    台 [ tái ] 1. 高平的建筑物。 亭台楼阁。 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 井台。窗台。灯台。 3. 量词。 一台戏。 4. 台湾省的简称。 台胞。台币。 5. 姓。 6. 桌子、案子。 写字台。 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 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台鉴。台甫。 台 [ tāi ] 1. 〔天~〕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更多解释]

  • 拼音 tiáo,tiāo 部首总笔画 7

    条 [ tiáo ] 1. 植物的细长枝。 枝条。柳条儿。荆条。 2. 泛称条形的东西。 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3. 细长的形状。 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4. 项目,分项目的。 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 层次,秩序。 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6. 量词。 条 [ tiāo ] 1. 挑取。 “蚕月条叠”。 [更多解释]

  • 拼音 yuē,yāo 部首总笔画 6

    约 [ yuē ] 1. 绳子。 2. 拘束,限制。 约束。约法。制约。约定俗成。 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 立约。条约。契约。 4. 事先说定。 约见。约会。 5. 邀请。 约请。约集。 6. 节俭。 节约。俭约。 7. 简要,简单。 由博返约。简约。 8. 大略。 约计。约莫。约略。 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 约分。 约 [ yāo ] 1. 用秤称。 约约。约一下。 [更多解释]

分字组词

相关词语

【中英烟台条约】的常见问题

  1. 中英烟台条约的拼音是什么?中英烟台条约怎么读?

    中英烟台条约的拼音是:zhōng yīng yān tái tiáo yuē
    点击 图标播放中英烟台条约的发音

  2. 中英烟台条约是什么意思?

    中英烟台条约的意思是: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