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
- 拼音
- jì wén
- 注音
- ㄐㄧˋ ㄨㄣˊ
祭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祭文
翻译
- 德语 Grabrede (S, Rel), Leichenrede (S, Rel), Trauerrede (S, Rel)
- 法语 oraison funèbre, éloge funèbre, formule de prière pour les sacrifices ou les funérailles
引证解释
引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讚言行。祭而兼讚,盖引神而作也。”
宋•郭彖 《睽车志》卷四:“忽有髑髏自空堕几案间,举家骇愕, 咏之 为祭文而埋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祭於州邑,及夫往世特达之士, 比干、夷 齐、鲁连、郑康成 之伦,庙祀犹在,有特豚鱼菽之祭,为之祭文可也。”
沙汀 《还乡记》四:“免得拖死了连祭文都不好写。”
国语辞典
祭文
网络解释
祭文的字义分解
祭
拼音 jì,zhài 部首 示 总笔画 11祭 [ jì ]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如 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 如 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 如 祭起一件法宝。 祭 [ zhài ] 1. 姓。 [更多解释]
文
拼音 wén 部首 文 总笔画 4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更多解释]
祭文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祭文的相关词语
【祭文】的常见问题
祭文的拼音是什么?祭文怎么读?
祭文的拼音是:jì wén
点击 图标播放祭文的发音。祭文是什么意思?
祭文的意思是:祭祀时所诵读的文辞。如唐韩愈的祭十二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