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gào

大诰

拼音
dà gào
注音
ㄉㄚˋ ㄍㄠˋ
繁体
大誥

大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诰dà gào

  1. 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孔传:“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

  2. 洪武十八年颁布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引证解释

  1. 《尚书》篇名。

    《书·大诰序》:“武王 崩,三监及 淮 夷叛, 周公 相 成王,将黜 殷,作《大誥》。”
    孔 传:“陈大道以誥天下,遂以名篇。”
    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 《周书·苏绰传》:“自 有晋 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 太祖 欲革其弊,因 魏帝 祭庙,羣臣毕至,乃命 绰 为大誥,奏行之。”

  2. 明•洪武 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网络解释

大诰 (明朝法令)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重典思想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大诰的字义分解

  • 拼音 dà,dài,tài 部首总笔画 3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 6. 敬辞。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更多解释]

  • 拼音 gào 部首总笔画 9

    诰 [ gào ] 1.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 诰命。诰封。 2. 告诫,勉励。 自诰。诰诫。 3.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更多解释]

大诰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大诰的相关词语

【大诰】的常见问题

  1. 大诰的拼音是什么?大诰怎么读?

    大诰的拼音是:dà gào
    点击 图标播放大诰的发音

  2. 大诰是什么意思?

    大诰的意思是:①.《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孔传:“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②.明洪武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